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
“下去”与“上去”
——“五四”时期鲁迅、周作人复出的发生学考察
张先飞(1971—),男,河南西峡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体制认同与前期《诗刊》的发展
蒋登科(1965-),男,四川巴中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当代文学对外传播对于中国形象的延续和重塑
姜智芹(1967—),女,山东单县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当代人格美学思想的建构思路
作者简介:周波(1952—),男,山东枣庄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延安革命音乐创作传统与豫剧现代戏民族化风格的形成
陈宗花(1975—),女,河南信阳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徐咸清与毛奇龄交游
罗静 (1987— ),女,辽宁丹东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科学利用文化资源推进中华文明发展
——研读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引发的思考
周向军(1952—),男,山东栖霞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光辉永存
——列宁最后口授文献的重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高继文(1964—),男,山东莘县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赵纪梅(1978—),女,山东五莲人,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斯宾诺莎的“身体”概念
——兼论其“身—心同一”理论
崔若椈(1982—),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崔永杰(1954—),男,山东寿光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服务功能视角下大学资源与社会共享研究
范晓婷(1989—),女,山东泰安人,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张茂聪(1968—),男,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发展性学生评价:内涵、范式与参照标准
王焕霞(1979—),女,山东嘉祥人,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研究人员,博士。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闲暇时间研究
田甜(1981—),女,江苏南京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邮电大学助理研究员;王友国(1968—),男,江苏淮安人,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汉代臣子承天变之责的理论基础与转折事件
陈敏学(1982—),女,黑龙江鸡西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计划行为理论在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启
作者简介:王昶(1989—),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章锦河(1970—),男,安徽望江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经济管理绩效研究
车瑞(1979—),女,山西垣曲人,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讲师,博士;余祖伟(1971—),男,湖北武汉人,宁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论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大片战略的风险
作者简介:邱章红(1973—),男,安徽桐城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教授,博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总目录
2017年 第2期
舍下论学:关于文学
孔范今(1942-),男,山东曲阜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的意义建构与文学性表征
王寰鹏(1965—),男,山东安丘人,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
中国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研究述评与反思
陈夫龙(1975—),男,山东枣庄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钱基博的古典文学研究
周远斌(1969—),男,山东泗水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理念的演进
刘斌(1982—),男,山东齐河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党内集中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
乔仁桂(1980—),女,山东即墨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荣华(1961—),男,江苏泰兴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墨子的丧祭思想
——基于《墨子》一书的考察
何丹(1986—),女,四川广元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
荀子的“孔子问题”初论
作者简介:李福建(1983—),男,河南光山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讲师,博士。
教育何以是一项现代化事业
——基于启蒙现代性视角的阐释
作者简介:陈仁(1985—),男,广西北海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杨兆山(1963—),男,黑龙江甘南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回顾与反思:我国幼儿阅读研究三十年
苏敏(1985—),女,山东日照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魏薇(1961—),女,河北青县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近几年国产电视剧的自然主义症候
和磊(1972—),男,山东新泰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日本明治时代《玉篇》类字典的版本与价值
作者简介:王平(1958—),女,山东诸城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李凡(1990—),男,河南固始人,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略论《聊斋俚曲》语言的形式美
作者简介:刘太杰(1963—),男,山东平阴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总目录
2017年 第3期
鲁迅杂文的视野与深度
张中良(195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研究与学派传承
——以“山师学派”为例
魏建(1958—),男,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抗战时期老舍对传统“忠”观念的改造利用
——以京剧为媒介
刘亚美(1985—),女,河南许昌人,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历史合力论的逻辑关系探析
高兴成(1980—),男,山东安丘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基于全民健身的养老服务品牌研究
葛书林(1964—),男,安徽宿州人,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
论大学生创业教育长效机制构建
赵健(1977—),男,山东临沂人,武汉大学创业学院副教授,博士。
回顾、反思与前瞻
——两千年“淮南子学史”纲要
高旭(1979—),男,陕西延安人,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
“伊斯兰国”兴起的多因性探析
赵文亮(1964—),男,河南汝州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龙阳(1988—),男,山西太原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国内学生沉默研究的元分析
——基于2002-2016年的文
作者简介:时广军(1991—),男,安徽滁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山东省地区高等教育产学研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刘涛(1980— ),男,山东济宁人,山东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
结果与过程:时间折扣模型与随机动态模型之比较
王大伟( 1978—),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后;郝垒垒 ( 1990—),男,山东济南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胡艺馨( 1983—),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博士;时勘(1949—),男, 湖北枝江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世纪性别意识下文学的电影化传播
魏李梅,(1971—),女,山东日照人,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
行政诉讼证据失权制度的理论探讨与制度完善
李傲(1968—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官腾飞(1988—),男,山东临沂人,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博简《讼成》(原题《容成氏》)篇题与主旨新探
郑炜明(1958—),男,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居民,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高级研究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总目录
2017年 第4期
胡适对五四新文学运动意义的评述
——为纪念文学革命百周年而作
朱德发(1935—),男,山东蓬莱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伯箫年谱
——家世、早年求学与东北办学
张欣(1961—),男,山东宁阳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中日两国黑岛传治反战文学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李光贞(1962—),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竹内好鲁迅研究批判
韩琛(1973—),男,山东龙口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王亚平(1985—),女,山东莱西人,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任建兰(1954—),女,山东莱州人,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钰(1984—),男,山东安丘人,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
土地资源配置及其经济效应的研究评述
吕玉霞(1977—),女,山东潍坊人,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博士后。
道安所创檀溪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作者简介:谭洁(1971—),女,湖北应城人,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
尊道而贵德
——老子德之思想论析
作者简介:韩云忠(1976—),男,山东滨州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书法艺术之人文与生命美学精神初探
蔺若(1980—),女,四川阆中人,成都师范学院文学院副研究员,博士;李天道(1951—),男,四川彭州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化心理学视野下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
董会芹(1971—),女,山东沂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基于2011-2015年《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刊载文章的分析
刘桂荣(1981—),女,山东德州人,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博士;张景焕(1965—),女,辽宁建平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小学特色办学:内涵、误区与路径
李鹰(1962—),男,山东蓬莱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员。
“需求-目标-激励”一体化学校管理策略研究
张亮(1966—),男,山东惠民人,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论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叙事时空
作者简介:杨舒(1984—),女,山东高密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总目录
2017年 第5期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总体估价问题
王卫平(1957—),男,吉林长春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莫言小说中的创世纪神话
孙俊杰(1973—),女,河北沧州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张学军(1954—),男,山东阳谷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新生代小说家游戏性历史叙事研究
张琴凤(1977—),女,山东新泰人,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强制与偏移:《水浒传》文本阐释的问题与反思
俞武松(1981—),男,安徽滁州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博士。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及启示
孙天蕾(1978—),女,山东即墨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高校学生党员择业观调查研究
——基于山东部分高校学生党员择业观调研
神彦飞(1965—),男,山东兰陵人,山东大学《高校辅导员》编辑部副教授,博士。
试论媒介偏见的经济效益转化
——以半岛电视台为例
常庆(1966—),男,山东烟台人,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
山东省劳动力结构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支撑研究
包玉香(1972—),女,山东蓬莱人,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
论清代的碧霞元君信仰
田海林(1962—),男,河南内黄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王芳(1983—),女,山东泰安人,中共贵州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建设研究院副教授,博士。
优良品格的形成及德育镜鉴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视角
李国祥( 1975—) ,男,甘肃天水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于洪波(1962—) ,男,山东烟台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老子“道知”性质探微
——兼论其对学科教学的启示
王康宁(1987—),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博士。
教师实践智慧:缘起、内涵与养成
曹珺玮(1987—),女,山东青州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新时期以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学术建设述略
作者简介:翟德耀(1946—),男,山东莱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编审。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总目录
2017年 第6期
新时代道德建设的逻辑理路
——学习十九大报告的几点体会
作者简介:马永庆(1957—),男,山东胶州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诘问历史:《死水微澜》为什么会被漠视?
宋剑华(1955—),男,山东招远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观念嬗变与文体革新:先锋小说的价值及其限度
董燕(1980- ),女,浙江杭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郑家建(1969- ),男,福建福鼎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王阳明:开启中国文艺复兴大门的思想家
李衍柱(1933-),男,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司马迁缘何回避记载董仲舒的“贤良对策”
季桂起(1957—),男,河北南皮人,德州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
汉代列侯爵溯源考
作者简介:秦铁柱(1985—),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博士。
全球化时代中国与日本的应对
中村宗悦(1961—),男,日本大阪人,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日本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李光贞(1962—),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基于《时事新报》初期社论看福泽谕吉的中国贸易观
堀和孝(1974—),男,日本东京人,庆应塾福泽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孙守峰(1975—),男,山东郯城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积极情绪和服刑青少年心理症状的关系:
人际协助的中介作用
张莉(1982—),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博士;赵景欣(1980—),女,山东青州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张文新(1962—),男,山东青州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姜言霞(1979—),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卢巍(1965—),女,山东临沂人,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毕华林(1965—),男,山东威海人,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卢姗姗(1986—),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讲师,博士。
诗是生命的表现
——方东美诗学美学思想探微
兰希秀(1977—),男,山东青岛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主体协同机制研究
——以“山东疫苗案”为例
“一言不合就XY”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演变
孟祥英(1975—),女,山东肥城人,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颜光敏年谱与诗文系年
孙书平(1976—),男,山东肥城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