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当前位置: 首页>>作者简介>>正文

2015年第1-6期作者简介

来源: 作者: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5日 15:50


 

2015年第1


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衍柱(1933—),男,山东青岛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区文艺政策四大原则论

周平远(1950—),男,江西新干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学术批评·学术批判·政治批判

 ——《李慧娘》在1960年代前期

刘方政(1962-),男,山东莱西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女阿Q或错版异形?

 ——鲁迅笔下阿金形象新论

朱崇科(1975—),男,山东临沂人,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


 

沂蒙文化生成与演进的历史分期摭探

韩延明(1959—),男,山东肥城人,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关于文化研究学科化建制问题的反思

和磊(1972—),男,山东新泰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当前冷漠文化的救赎之路

  ——重思儒家伦理“仁”字价值观

翟金秀(1975—),女,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社科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李清照爱国者形象的历史还原

魏青(1969—),女,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关于法治的五个追问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心得体会

夏泽祥(1967— ),男,山东临朐人,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


 

和平学理论探析

刘琛(1979—),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外国语学院讲师。


课程隐喻:方法论视野下的课程复杂性研究

钱小龙(1976—),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后;汪霞(1963—),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取向与路径分析

周海银(1969—),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探索

刘宁(1972—),女,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


 

莱坞电影产业对古希腊神话的开发

吴冰沁(1963—),女,江苏无锡人,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2015年第2


论《老残游记》《孽海花》并非谴责小说

高旭东(1960—),男,山东胶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中国现代散文走向鸟瞰

蒋心焕(1933—),男,江苏南通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作为修辞的历史

——论渡也的咏史诗

杨学民(1963—),男,山东阳谷人,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


 

鲁迅小说的两类言语体裁与话语修辞

许祖华(1955—),男,湖北仙桃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确立

王立胜(1963—),男,山东莒南人,喀什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王清涛(1968—),男,中共潍坊市委党校教授,博士。


 

儒家“修齐治平”纲领的现代辨析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

时晓红(1963),,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人文社会科学版)编审; 苗永泉(1985),男,山东莱芜人,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权力整合:构建现代大学制度途径之维

张茂聪(1968—),男,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小学儿童尴尬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丁芳(1971—),女,山东泰安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论回归自然的生态农业法制构建

张百灵(1982—),女,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刘国涛(1965—),男,山东济宁人,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博士。


 

梳理、选择和路径展开

——环境习惯法现代价值实现的逻辑理路

郭武(1980—),男,甘肃通渭人,甘肃政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对布、加密谈事件的初步考察

徐隆彬(1960—),男,山东潍坊人,潍坊学院学报编辑部研究员。


一个被尘封的美学存在

——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论

汲安庆(1968—),男,江苏洪泽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5年第3


透过《新青年》触摸五四文学革命真相

朱德发(1935—),男,山东蓬莱人,山东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方艺术中的感性迷狂

陈炎(1957—),男,北京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战国时期“邹鲁之风”的形成与演变

王志民(1949—),男,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齐鲁大地抗战历史的两岸叙事比较

   ——以长篇小说《大动乱》和《苦菜花》为例

陈颖(1962—),男,福建永泰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博士。


 

《郭沫若全集补编·翻译编》编辑札记

——以译文版本为中心

张勇(1976—),男,山东枣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副研究员,博士。


 

革命知识分子的“学运”体验与“启蒙”情结

——论彭家煌早期创作的三篇杂文

金星(1987—),男,安徽六安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历史大转折中的文化调适

——论董仲舒对儒家文化的整合与发展

季桂起(1957—),男,河北南皮人,德州学院文学院教授。


 

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思考

杨素群(1965—),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


 

羞怯的多学科研究述评

韩磊(1984—),,山东兖州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博士;陈英敏(1972—),女,山东莱州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高峰强(1966—),,山东临朐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信息技术环境下本科翻译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范敏(1973),女,山东济宁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教授。


孟珏墓志考释

 ——兼论唐末科举家族的仕宦与婚姻

王怡然(1973—),女,加拿大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2014年度中国历史学学术创新力分析

           ——基于“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数据

韩帅(1982—),女,山东济南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编辑,博士;郭培培(1987—),男,安徽蒙城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


 

上海艺术剧社的成立与公演考论

刘子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



 

2015年第4


“五四”的前奏:关于“革命”话语的前世今生

殷国明(1956),男,江苏常州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案”研究与文学理论的新突破

  ——论童庆炳晚期的文艺思想

李圣传(1984—),男,江西永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国资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博士。


民间借贷、社会网络与贫困脆弱性

胡金焱(1966—),男,安徽安庆人,山东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师大在新时期的新诗研究

吕进(1939—),男,四川成都人,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代中国女性观念流变成因探析

赵思奇(1982),女,河南周口人,河南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


 

诗性情怀与散文哲学的和鸣

  ——评杨文丰的自然伦理散文

陈剑晖(1954—),男,广东揭阳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汉乐府与杜甫的平民化书写

赵海菱(1966—),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试析WTO特殊差别待遇规则“硬化”的合理性

——发展中国家的视角

姜作利(1956—),男,山东蓬莱人,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大学海洋海事法研究所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论我国传统海洋管辖的国际法贡献

张磊(1982—),男,河南安阳人,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讲师,博士。


 

当前山东省国有地方剧团运营管理状况及发展策略研究

王伟伟(1975—),女,山东莱州人,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博士。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途径

——兼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渗透观

高奇(1964—),男,山东章丘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周向军(1952—),男,山东栖霞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古代乡村教化的演进与特征

车丽娜(1979—),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徐继存(1967—),男,山东临沂人,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中国制造2025

周海银(1969—),女,山东单县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


朱元璋人口政策探析

方琳(1973—),女,河南南阳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哲学科社教研部副教授。


 

从国际视角看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历史动因

吴继轩(1972),男,山东菏泽人,河北联合大学社科部教授,博士。


 

3D电影叙事策略研究

苏月奂(1986—),女,山东莱西市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力的定量评价与提升路径

——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为例

王爱萍(1972—),女,山东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辑部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李琪(1963—),女,山东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辑部编审。刘呈庆(1968—),男,山东莱芜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辑部编审,博士。



 

2015年第5


思想启蒙与《新青年》的文学立场

刘勇(1958— ),男,江苏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语文课程内容的语用性建构

曹明海(1952—),男,山东沂水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西方人格思想的文化比较

周波(1952—),男,山东枣庄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时期文学价值论的演进与论争

孙书文(1974—),男,山东兖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毛泽东浪漫主义精神气质和审美倾向发微

石兴泽(1954—),男,山东茌平人,聊城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呐喊》《彷徨》的意象重复现象辨析

郭帅(1989—),男,山东莱芜人,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论词话对集句词发展之意义

张明华(1967—),男,安徽阜阳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陈志光(1983—),男,山东淄博人,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博士;李华香(1982—),女,山东滨州人,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在研人员;李善同(1944—),女,重庆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海洋生态视域下的海陆统筹发展战略

薛永武(1960—),男,山东青岛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社会保障权的立法保护及其救济

钟会兵(1960—),男,湖北谷城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


 

治身与治国:《管子》的生命哲学初探

崔兰海(1978—),男,安徽涡阳人,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


 

慕课背景下学习伙伴对在线学习者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

——基于协作学习视角

徐光(1978—),男,山东临沂人,齐鲁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山东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刘鲁川(1959—),男,山东济南人,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城镇化老年人的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韩瑽瑽(1984—),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博士。


 

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成功路径探究

神彦飞(1965- ),男,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与培训基地副教授,博士。


 

2015年第6


如何认识和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

孔范今(1942—),男,山东曲阜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鲁迅的魏晋文学研究及与刘师培、陈寅恪相关研究之比较

刘克敌(1956—),男,山东郓城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


 

杨振声的文学教育历程与文学传承

李宗刚(1963- ),男,山东滨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丁玲女性小说风景书写探析

郭晓平(1973—),女,山东郓城人,泰山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宋琬在京城的文学活动及其意义

白一瑾(1980—),女,四川都江堰人,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博士。


 

数理统计在诗律研究中的应用

 ——以庾信五言诗联内调四声情况为例

李雯静(1985—),女,湖南醴陵人,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博士。


 

明前期台阁文人“风格论”探析

汤志波(1983—),男,山东五莲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博士。


 

中国古典词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图谱

涂慧(1982—),女,湖北洪湖人,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讲师,博士。


 

全面理解道德教育本质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高凤敏(1982—)女,山东兖州人,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沈大光(1965—),男,山东临沭人,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


 

教育政策在“进步”与“公平”之间寻找支点

谭敏达(1989—),男,山东文登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蔡亮亮(1990—),女,福建莆田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子孙骄逸,殒命亡国

——西汉开国功臣群体的结局

刘德增( 1962—) ,男,山东平度人,齐鲁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


 

略论《读易别录》对《隋书·经籍志》体例的继承与改造

闫宁(1982—),男,北京人,南昌大学国学院讲师,博士。


 

自然的复魅之维与生态审美

吴承笃(1979—),男,山东曲阜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台湾师范大学藏抄本《五音通韵》校考

秦曰龙(1979—),男,山东广饶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人员,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博士。


 


 


 


 

责任编辑:文科学报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投稿须知 - 电子期刊 - 过刊目录 - 过刊浏览 - 论文反响 - 期刊介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8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版权所有